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六章汝窯三足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79閑魚人生

  駱濤從跟王支書聊天中得知,他家以前可是大戶人家,他家祖輩都曾為官,有大到昌平的縣令,也有小到王各莊的支書。

  “王支書,剛進村那座大院是您家的嗎?”

  “以前是的,呵呵!現在早歸公家了……”

  這王支書笑著給三人講述這其中的前因后果,聽完之后令眾人不禁唏噓。

  王支書本人的經歷很是坎坷,今年已六十三歲的他,講起自己的往事,老淚也不禁流下。

  王支書,名叫王青松,三歲便喪父,四歲的時候和母親就被自己的哥哥給趕到這王各莊,雖是哥哥但非一母同胞,他的母親是他父親娶的姨太太,地位很是低下。

  子幼母弱只能任人擺布,母子倆本想到了鄉下就沒什么了,剛住進王各莊那大院沒半個月,噩運又來了,不要想也猜到了,人又被趕了出去,來人言說王家把房賣給了他。

  母子無奈只好收拾行李離開,好在王家族人心善收留,又加上他母親略有私錢,母子倆才安穩在此住下。

  解放戰爭時期,王支書就加入了我軍,參與了最重要的和平解放北平,建國初就回到長陵,領導這兒的老百姓進行“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

  運動結束后在長陵公社工作,后來被人舉報有“四舊”問題,這才回了王各莊,七二年他的歷史問題得到解決,便沒回長陵,則留在了這王各莊還當選上了支書。

  他親手把王家大院充了公,這院子是他的心結,這也是他為什么放棄部隊,回到地方的理由,談到這時他總是滿臉笑意。

  “您后悔嗎?”駱濤問這句話,就顯的很是冒昧。

  “哈哈!小兄弟,我就在那院子里生活了半個月,后悔談不上。”王支書很是灑脫,笑著回答駱濤。

  “那你哥哥后來呢?”

  這是駱濤最想知道的,原因是王支書后來的故事里從沒提到這一點,駱濤猜想是不是在那十年中,王支書有了行動,所以不愿意提起。

  “走了,都走了,聽說隨老蔣去了南邊。”

  王支書說完這話彼有感慨之意,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早已經放下。

  “王老哥啊!人要往前看,您現在一大家子,兒孫滿堂,讓人很是羨慕。”世襄老勸慰道。

  “王老,您這是臊我,您是有學問的人,又年長我幾歲,叫我一聲小老弟,我就攀了高枝。”

  “哈哈!咱們兩個喝茶。”

  “誒!”

  兩老兩少就這么聊到了深夜十一多,才被支書大娘提醒該休息了,王支書臨走時還神神秘秘的說明兒有東西給我們看。

  “王老,這王支書什么意思?”躺在床上的駱濤輾轉反側,他被王支書臨的一句話撓的無法安睡。

  “我猜應該跟四舊有關系?”王老頭枕著布鞋,雙眼緊閉,悠悠的說。

  “為什么?”侯明猴急著問。

  “侯小子,一頓飯,我就告訴你。”

  這老爺子怎么學的跟老張頭一樣,現在是掉飯眼里了,張口閉口就一頓,自己有那么高的廚藝,天天蹭吃蹭喝,真是浪費。

  “行嘞,您快說說。”

  “呵呵!我吃過飯再告訴你。”

  老頭兒這個節骨眼兒還逗起了悶子。

  “咳!合著您老也不知道啊!得兒,一頓飯出去了。”

  駱濤在旁邊聽著,沒想到白高興了一場,遂拍了拍侯明的肩膀替他喊屈。

  “您小子,就是小家子氣,吃一頓怎么了。”

  “沒,您老早點休息。”

  漆黑寂靜的夜晚,駱濤還在想著王支書的話。

  “呼∽∽∽呼∽∽∽”。

  多么美妙的旋律,在深夜跳躍。

  三人在雞鳴后,相繼起床,簡單洗漱了一下,吃個農家便飯。

  見天色還早就沒出去,駱濤主要在等王支書的好東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江波,萬一碰到了好東西他們從中搗亂,那自己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三人吃過飯就回了房間,好好看看昨兒淘的東西。

  正聊著哪,王支書就敲了門進來。

  駱濤見他抱著東西進來,心想這可能就是他昨兒夜里所說的好東西。

  “王支書,您這懷里抱著的是什么?”

  “一件小瓷盆,這可是個老物件,我想請王老您給看看,嘿嘿!現在能值幾個錢。”

  就見他小心翼翼的把抱著的東西放在炕桌上,又打開了外面包著的灰布。

  東西一露面,駱濤和世襄老就驚了一下,汝窯!

  駱濤激動的正想上手,就聽世襄老咳嗽了一聲,便曉得了自己有點急躁和失禮,趕緊停了手上的動作。

  “您老請。”

  世襄老也沒直接上手,又問了王支書:“我上手看看?”

  “哦?拿來就是想讓您給看看的,您看。”王支書不懂行里的事,有點納悶進門不是說了嗎讓您給看看?怎么一會兒的功夫就忘了。

  世襄老便拿起來細看,看了一會,便遞給了駱濤,臉上沒一點喜色,駱濤納悶著,心想這東西假的?

  小心接過,天青色的瓷釉,胎質很是細膩,摸著手感潤滑如脂,似玉非玉。

  又看了款,就見底部刻著青花年號款“蔡丙”,汝窯常用款,還有“奉華”、“寧”,“蔡丙”和“寧”多見小碟和洗上,這東西從器型上看就是一件三足洗。

  底部也有可見細如芝麻狀的支釘痕,又迎光看了一下胎色,微見紅色,胎色灰中略帶著黃色,也有呈魚鱗狀的“釉崩”,這都和書上寫的一致啊!

  駱濤心里已斷定這件汝窯天青三足洗絕對是真品,現在還真沒有誰能仿的這么逼真。

  好像汝窯的窯址現在還沒發掘出來,汝窯存世非常稀有,燒造時間從宋哲宗元佑元年,到宋徽宗崇寧五年,也就這二十來年最為鼎盛。

  汝窯本是民窯,后因燒造技術高絕成為貢御窯。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抬頭望了一眼世襄老,見他沒反應,駱濤便老老實實把東西給放在了炕桌上。

  “王老弟,您這東西哪來的?”

  這是世襄老最為擔心的事情,東西是絕對的真品,就怕他來路不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