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三十四章蘭亭書齋的規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79閑魚人生

  從市里回到家,僅用了一天時間,一個名為“西昌青山綠水基金會”的綠色環保的機構就在京城成立了。

  這不是全國第一家基金會,但絕對是全國第一家真正為環境出力為環境努力的基金會。

  朱霖當了會長,其他人事任命都是空檔。

  又過了幾天,上面也下了通知,認可了西昌青山綠水基金會是一家非盈利,旨在保護環境的基金會。

  各下級地方政府應給予和扶持,對山林樹木應加大力度去保護,對砍伐山林的行法應進行嚴懲。

  此文件一出,在京城又是沸騰了一陣子,能引起人們的熱議,不是因為這是做好事,主要是因為西昌青山綠水基金會的發起人是朱霖。

  這完完全全是她明星的光環,給帶來的話題。

  現在傳播的途徑就報紙,在電視上做還是非常不現實。

  幸好基金會現在就朱霖一個光桿司令,不需要有辦公點,在家就可以處理這些事。

  因此就少了一些爆光度,又加上駱濤找人不讓報紙繼續報道此事,這個話題也就漸漸淡出了大眾視野。

  有人想起了還是能成為京城老百姓的茶余飯后的談資。

  媒體和老百姓不熱議這事兒,上面和那些知識卻經常談論。

  這不昨兒個主任還送來了親筆寫的“西昌青山綠水基金會”。

  這是多么高的榮譽,能得到領導們的大力。

  十一月份,冷是不必多說的。

  駱濤也套上了那久違的毛褲,穿上不光顯的庸腫,行動還特別不利索。

  一個久經考驗的老同志,才不會在意毛褲這一點點的缺點,而去忽略它的溫暖。

  少年不知毛褲好,老來一冷是寒腿。

  外面冷風颼颼,一點也不影響書房內駱濤烤著小火爐,靜心練字。

  朱霖在給駱濤匯報這幾日基金會的工作情況,當聽她說基金會吸收了不少西昌的員工,我對此是非常高興。

  但聽她丈母娘也進了這個基金會,就不由得不多問幾句。

  “不是,咱媽不上班了,你就給她忽悠進了基金會。”

  “你不會說話就不要說,我那是忽悠嗎,明明是請她,再說她老人家是非常愿意做這事的。”

  有理不在聲高,朱霖對駱濤忽悠的言辭很不滿,有理有據的講事實來為她自己洗清白。

  這話說的,駱濤還不占理了,只好不做聲,想想忽悠自己父母也不算什么大事。

  眼睛盯了一眼她手里的小本子,這下就不淡定了,上面記得都是人員名單和職務。

  “不是,我就說你這幾天怎么喜歡送小十月去老先生那學習,合著你這是拉老兵去了。”

  她還非常得意,“別廢話,咱家就差你了。”

  駱濤就是甩手掌柜,自從基金會成立,他就沒有過問了,全都交給了朱霖,也從來沒想著在里面掛個職。

  她說的一點都不假,這會員名單里閨女兒子都上榜了,西昌所有人員幾乎不落。

  認識的幾位老先生們也都愿意來基金會擔任個名譽顧問副會長。

  還有不少朱父朱母和朱霖在人藝認識的同事。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好事,也都愿意參與進來,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花錢。

  “你代我寫上不就好了。”看她那不為所動的樣子。

  只好乖乖提筆簽上自己的名字,感嘆道:“我怎么感覺此時的我有點像小白菜。”

  她不屑于駱濤談論這事,“對了,你要是沒什么事,吃過飯就和我去一趟門頭溝。”

  “去那干嘛?”

  “當然是和當地的政府部門談一下具體的工作。還要請幾位護林員,還有樹苗的來源及管理等問題。”

  沒想到這幾天的時間,她就能把這基金會的事給理的這么清。

  兩人吃過飯就把小丫頭交給了在書齋忙的蘇桂蘭。

  簡單聊了幾句,小丫頭見到奶奶爺爺那是非常的高興,朱霖和駱濤的離開一點都沒有影響她的好心情。

  也不用安撫,就成功交接好了孩子的問題。

  夫妻坐著那輛小吉普就離開了。

  見駱濤兩口子走遠,蘇桂蘭才小聲跟柜臺的駱少逸嘀咕了幾句。

  “老頭子,你說這兩口子怎么想的,有錢不好好在家享受一下,還自己出錢去山上種樹。”

  這種好事,蘇桂蘭是一時不理解,也不會明白。

  包括大智若愚的駱少逸也只看明白了一半。

  逗小丫頭的他,看了看正在挑書的看客。“你懂什么,這叫明哲保身。”

  這四個字就是他看出的那一半意思,還有一半意思是他也難懂的。

  因為那是二十年后的人們才會關心的大事。

  見到來客,他以微笑面對。

  他是經歷過當學徒的歲月,是懂得和氣生財。

  “小同志您挑好書了。”

  “老同志您好,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知道多少錢?”

  現在上面對蘇聯的書也不那么敵對了,好的書還是能流通。

  說這話就知道這年輕人第一次來蘭亭書齋。

  書齋的規矩就是可以看可以租就是不賣。

  駱少逸笑了笑,用手指了一下頭上的匾額,年輕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就見上面漂亮的三行小楷字。

  “一文看書。”

  意思是在店里看書花一毛錢就可以。

  “同價租書。”

  意思是從這租書回家看,要交書本的出售價做為訂金。

  “概不出售。”

  意思就簡單了,本店不賣書。

  蘭亭書齋現在的模式就是一家免費的圖書館。

  這里面有藏書兩千余冊,只要不是禁書這里都,但沒有一本是古董級別的書籍。

  門臉的兩層樓,樓上樓下都是博古書架,還有不少書架沒有書籍。

  靠門的地方弄了一個柜臺。

  后院共有九間房(除去兩個耳房),是個三合院,駱家沒搬百花小院時,就居住這兒。

  九間房都改成了供書友看書的閱覽室,耳房一間成了老倆口臨時吃飯休息的地兒,另一間是供奉著跟駱家淵源很深的王羲之和文征明,還有駱家的先輩。

  這店規他還是第一次見,心里面對駱少逸就非常的尊重,“不好意思啊,老先生。我想在這兒看會書,給。”

  他說話特別客氣,他本想著買書回家看,但想到租書回家看,這老先生不掙一分錢。

  一是內心過意不去,二也想看看這店倒底有什么玄機。

  “好嘞!您后面請。”駱少逸站在柜臺內,用手給指了一下路。

  “謝謝。”他道了一聲謝就往后院去了。

  今兒個他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老京城商家的待客之道,熱情似火,不做作,真誠。

  來到后院,他一下就喜歡上了這里。

  見閱覽室還有不少在靜靜看書,心里就更加喜悅。

  他也說不清這到底為什么?

  也許是一份安慰,又也許是一份希望。

  總之是駱少逸的所作所為影響到了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