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95章婆媳蛋炒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79閑魚人生

  在參加完經濟會議之后,駱濤也沒有閑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事務那是接踵而來。

  用一個日理萬機已經不能不形容他的忙碌。

  既要主持召開西昌公司的一些重大會議,還要參加一些……如希望工程,還有今年剛開張的菜籃子工程。

  特別是菜籃子工程這個項目,這可是西昌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西昌未來的主產業。

  因此駱濤對這個國家級的民生工程非常在意。

  就如一老句話:既要吃的飽,還要吃的好。

  這句話在二十一世紀看著很簡單,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這是一個可以說很偉大的目標。

  我國南北主食就是小麥和大米。

  在主食這方面,由于家庭聯產承包的誕生,還有在無數叫不出名字的農業學家,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全國范圍內基本上解決了餓肚子這件比天大的事。

  可在副食方面現在還是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這副食品里還就數蔬菜最為緊張。

  特別是冬季,北方地區除了白菜、蘿卜,就是土豆了。

  在沒有蔬菜大棚之前,北方地區老百姓過冬的蔬菜就是這個。

  拿京城來說,作為全國的中心城市,這個的老百姓他們過冬可選擇的蔬菜就好多了。

  比如有:大白菜、青蘿卜、紅蘿卜、土豆、大蔥。

  這幾樣過冬蔬菜,尤其是大白菜最得京城人的喜愛。

  在京城可是有著“當家菜”的極高贊譽,每年一到十一月,貯存大白菜是京城家家戶戶的一件大事,為了來年冬春時節能有菜可吃,人們受累受凍排“長龍”,一下子就買上幾百斤大白菜貯存起來。

  買后來之后……

  住大雜院有條件的就弄個菜窖,要是住筒子樓的,菜干脆就直接碼放在門口,要不是就擺放在走廊的護欄上。

  這種場景在京城的冬季,也算是一景。

  白菜那是冬季的硬通貨,冬季一來這一斤白菜就得四五毛。

  這不是便宜,這是高的離譜,要知道現在豬肉才多少錢一斤?一塊八左右。

  就是二十一世紀白菜也就幾毛一斤么。

  現在大白菜之所以這么貴,除了季節和種植技術有關系,還跟二道販子有很大關系。

  現在冬季蔬菜還是由上面供應,由于量少,滿足不了居民的需求。

  大家拿著副食本,還有上面的補貼,天不亮就去排隊,買供應蔬菜,由于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一斤白菜差不多就三分錢。

  可要是錯過這個機會,那價錢可能就要翻上幾倍,或者十幾倍,這一斤白菜真就需要五六毛。

  八十年代的冬季關于白菜的故事,一直就沒有停過。

  冬季為了能讓老百姓吃上便宜的蔬菜,就貼補這一塊,市政府要虧兩座立交橋。

  由此可以看出菜籃子工程的重要性。

  中國要是沒有這個偉大的民生工程,吃水果要論毫克,吃蔬菜要論葉。

  菜籃子工程的施行,真的讓北方地區的老百姓冬季擺脫了“老三樣”,擺脫了在開春前吃咸菜的日子。

  做為這個工程的推動者之一的駱濤,為此又多了一點虛名。

  “駱先生,你旗下的西昌公司深耕菜籃子工程已經有好幾年了,不管是專業技術,還是從業人員的素質,包括投資力度,都穩居國內領頭羊的地位。

  又是菜籃子工程的先行者、實踐者……今后還需要仰仗你和貴公司的支持啊!”

  開完會,主管菜籃子工程的農業部的副領導就主動找到駱濤說話。

  這位王副領導很清楚,今后他能不能在菜籃子工程上搞出名堂,西昌和駱濤是關鍵。

  西昌菜籃子在全國的影響力,還有未來的發展潛力……他比誰都清楚。

  正因為他看到了這些,這個工作才分到他的手里。

  至于駱濤那就不要說了,名氣太大,傳說中活著的財神爺。

  對于一位大領導的示好,駱濤也不可能在他面前擺架子。

  但也不可能應下他說的事。

  “王步長言重了,西昌能取得如今的成績,這都離不開上面和部里的大力支持,沒有……

  您是負責的領導,今后西昌菜籃子還要仰仗您的扶持才是,……今后只要為老百姓謀福利的事,西昌絕對不會拖王步長的后腿。”

  現在的駱濤可不會隨便押寶,特別還是像他這種身居高位,之前也沒有接觸過的,這絕對不能太實誠了。

  這幾年隨著了解的越多,就更加明白如履薄冰這詞的含義。

  話也他只應下了一半,還是有條件的,只要為老百姓好的,西昌絕對會緊跟你的步伐。

  至于駱濤本人要不要緊跟,這不用多說,王副領導他自己也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到了他這個級別,不會看不出駱濤今后的成就。

  何況,駱濤本身就靠著一顆比他還要粗的大樹。

  王副領導聽后,笑容很燦爛,緊握著駱濤的手。

  喜不自禁道:“這有了駱先生和西昌的支持,我的工作一下子就輕松了很多。”

  這都是客套話,就算有了駱濤和西昌的支持,他的工作也不會太輕松,畢竟,菜籃子工程要想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最難的工作是在下,而不是在上。

  但他這人,同時也把駱濤和西昌跟他的關系一錘子定死了。

  駱濤只能在心里問候他幾句,至于別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回到家,天色已經發暗,西邊的天穹邊,只剩下幾條深紅的彩帶。

  有風時也會動上一動,無風就安安靜靜地趴著,等待被黑幕卷去。

  時而會看見一群,也可能是幾只晚歸的哨鴿。

  帶著樂器,從西城的白塔,飛往東城平房頂上的家。

  大馬路上人也開始多了起來,他們都是這座城市最勤奮的人,穿著極其單調,又極為樸素的服飾,踩著二大杠,用最快的速度往家趕。

  他們的速度都是很快的,特別是那年輕人,自行車在他們的屁股下,好像裝了氫氣罐,來無影去無蹤。

  街道的路燈,今兒也好像不太一樣,像是被誰扇了耳光,又亮又不閃。

  駱濤回到家處理完幾件重要的事情,便躺在書房的羅漢床上快速步入夢鄉。

  “還是家里的飯香。”嘬了一大口面,還沒有來得及吃,先感慨一句。

  “咝~~”

  美食奏響的樂曲不絕于耳。

  又開始準備夾面,忽然想到了什么?

  “你沒事兒,幫我去廚房拿幾瓣蒜來,這吃面不吃蒜,沒味道。”駱濤甩著手指揮著坐在一旁沒事干的朱霖。

  “你就是事多。”她刷一下起身,啐了一句,便轉身去了廚房。

  “這才像話么!”駱濤嘿嘿樂了兩下,又往嘴里送了一筷子面。

  生猛的咀嚼著,似餓虎撲食,此時再筋道的面條,到了他的嘴里就是棉花瓤。

  他大夢一覺,等醒來早已經過了飯點,就是這面,也是朱霖在他醒過來現做的。

  沒一會兒。

  就見朱霖回來,沒一點感情,道:“給。”

  接過來一看五六瓣,心想這是夠吃的了。

  駱濤不像她那樣無趣,“老婆大人,辛苦了。”

  “少來,快吃你的飯吧!”說著她又坐回炕邊。

  蒜瓣到手,他也不含糊,直接一口一個,咔咔嚼著,感覺到辣味,趕緊往嘴里送一口面。

  就這么周而復始,一邊陪著朱霖聊天,沒幾分鐘這一大碗面就下了肚。

  有可能中午吃的不是很好,這一大碗下去,肚子還是感覺有點餓。

  “還有嗎?”

  “什么?”

  “面。”

  朱霖瞥了駱濤一眼,又看了看那也連湯水都干干凈凈的碗。

  “沒了。”

  聽到這話,駱濤臉色一變,“不過,冰箱里還有點米飯,你吃不吃?”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就行,駱濤那還關心是不是剩飯,“加兩個雞蛋,多放點油。”

  說完,背靠著椅子一副大爺的做派。

  等了十幾秒,也沒見朱霖動,就看他虎視眈眈望著自己,猶如猛虎落進了羊圈,這時候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存在什么危險,而是考慮先吃那一只。

  駱濤正準備說服她的詞。

  起身一把抄起書案上的碗筷,“我上輩子欠你的。”

  駱濤訕訕一笑,表示很認同。

  又剜了他一眼,剛邁出臥室門,回頭問:“就加兩個雞蛋?”

  駱濤略為猶豫一下,趕緊又極為肯定的道:“夠了。”他是真不敢多提要求,萬一人家不高興,撂了挑子,也跟豬八戒一樣要吵著回高老莊。

  黑夜的寂寞又有幾人懂。

  “等著吧!”施施然然端著碗離開。

  什么是幸福?這就是幸福。

  朱霖進廚房沒多大時,蘇桂蘭就從臥室出來了。

  “我說霖兒怎么又做飯,不是下了面嗎?”

  奶白色的瓷碗,泛黃的竹筷,蛋清和蛋黃在快速敲打、攪拌下,慢慢融合交匯,直到瓷碗中泛起大小不一的泡泡。

  “媽,您還沒有休息呢?”

  朱霖一邊快速攪拌著雞蛋液,一邊和婆婆蘇桂蘭說著話。

  “現在才幾點,還早。他是不是吃面沒有吃飽?”

  “是的,他這幾天可能累了,飯量是比往常大了不少,………這不晚飯還剩些米飯么,我準備給他炒個蛋炒飯。”

  說著就看鍋里的油冒著熱氣,邊沿的油泛著花。

  雞蛋不急下鍋,筷子上沾著雞蛋液,往油鍋里一試,要是快速成型,就可以直接下碗,反之,就要等一下。

  現在油溫剛剛好,端著碗輕輕一倒,“呲啦啪~~”炸個不停。

  老娘蘇桂蘭也走了過來,看了看砧板上還切了一些肉丁,還有胡蘿卜丁、小蔥……等配菜。

  看著準備的挺多,也沒什么可幫的,便乖乖站在一旁。

  其實在老太太的心里面,還是很關心兒子的。

  “這小子嘴夠刁的,大晚上自己想吃懶得動,他倒會使喚你……我看就是欠收拾。”

  老太太這是心里是偏向兒子,嘴上是偏向朱霖。

  這倒不是她們婆媳關系之間有什么齷齪,這是血緣的力量。

  其實這也是絕大部分家庭婆媳相處的實狀。

  朱霖會心一笑,她是不相信蘇桂蘭真會為這點小事去打駱濤一頓。

  老太太心疼兒子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打。

  鍋鏟與鐵鍋摩擦著,這聲音對于做飯的人來說,確實是一曲美妙的音樂。

  “媽,您就不要沾著一只手了,這一會就好,您還是回屋歇著吧!”

  說話間,這雞蛋液就快速成型,泛著金黃色和油光,又在鍋鏟的橫沖直撞下,變成大小不是十分均勻的小塊頭。

  在確定有八分熟之后,倒入盤中。

  然后鍋中加少許食用油,之后倒入配菜,炒香之后,倒入粒粒可數,來自遼闊東北的大米。

  “回去我也睡不著,看你做飯也是一種享受。”老太太也不知道從哪兒學的這么油腔滑調。

  這話那是說到朱霖的心坎里了,“媽,您這又拿我開涮了。”

  “嗬!霖兒,這怎么是拿你開涮?你媽我可從來不愛說瞎話,這好就是好。”

  老太太還嗅了一下,“這離了這么遠,我就聞到了撲鼻的飯香,聞的我都餓了。”

  朱霖一手顛著勺,一手拿著鍋鏟子遮掩著嘴,開心的大笑。

  “媽,您老的嘴可真能說,我做飯哪有您老講的那么厲害。”

  “我說有那么厲害,它就有那么厲害。”

  說著這一碗香噴噴的蛋炒飯就出鍋了。

  朱霖是個細致的人,在盛蛋炒飯的時候,散落在灶臺上幾粒,她一手端著碗,就準備要打掃一下。

  蘇桂蘭趕緊道:“這兒你就別收拾了,我來弄,你還是先給他端過去吧,別等他來喊,又要碎幾句嘴。”

  朱霖也沒多說,端著碗就回了東廂房臥室。

  “媽,怎么還沒有休息?”

  朱霖一進門,駱濤就問道。

  白了他一眼,給端到書案上,“是說是睡不著,我看她就是關心你。”

  “哦?”駱濤摸著碗,望了望廚房耀眼的燈光。

  話音便沒有了下梢。

  朱霖沒有注意,道:“今兒個媽的嘴像摸了蜜。”

  “哦?”駱濤回過頭,帶著疑問的眼神看著她。

  她笑了笑便把剛才在婆媳倆在廚房那段對話,說給了駱濤聽。

  駱濤聽的也是忍不住想笑。

  實在是老娘蘇桂蘭今兒個跟朱霖說的話,跟她平時說話不太一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