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番外8 超級迷弟和非戰之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華娛1997

密云,《向往的生活》所在村落  曹軒在村外下車,提著行李箱慢慢悠悠的往蘑菇屋的方向走,不時駐足遠眺一下雪景,對著鏡頭夸贊幾句。

  「京東第一山,這里快到承德了吧,空氣真不錯,你們挺會找地方。」

  或許別的嘉賓,節目組未必會搭茬,但曹軒還真人敢怠慢,尤其節目組不少人根本就是繁星的員工。

  讓老板自己自說自話,遭受冷場,節目組負責人就該掂量掂量了。

  所以跟在攝像后面的親自做嘉賓編導的副導演做了回應。

  「這霧靈山是導演組專門找的,風景地勢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們畢竟還是第一次做這種慢綜藝,很多事情還是考慮不足。

  田園元素不多,可玩性太低,后面幾季我們吸取教訓,找一個更合適的地點拍攝。」

  「確實,來之前我也補了幾期,好像只有掰玉米,剩下就沒什么活動了。」

  曹軒點評了兩句,然后突然反應過來,笑道:「你別跟和我匯報似的,我是來玩的嘉賓,你們節目怎么拍我不管。」

  「是,主要是給您介紹一下情況,每個嘉賓都是這樣。」

  副導演也很機靈,馬上往回找補,曹軒也不多說,村口路上還碰上一伙老頭老太太坐著曬太陽,看到曹軒似乎是認了出來,對他指指點點。

  曹軒沖他們揮揮手,一個頭發全白的老頭瞇了瞇老花眼,主動問話:「你是春晚那個唱歌的是不,這幾年咋不唱了。」

  曹軒半開玩笑:「退休了,不唱歌了。」

  老頭還挺遺憾:「年紀也不大,怎么退休了?我們家可愛聽你唱歌了,年年春晚都守著聽。」旁邊有個駝背老太太也附和:「我家還有你拍的掛歷呢。」

  最扎心的是個胖老頭,指著曹軒恍然大悟:「這不是西門慶嗎,昨天戲曲頻道剛放的武松打虎。」

  曹軒:「....」

  還是第一個開口的老頭比較厚道,站出來幫曹軒解圍,然后話鋒一轉,突然開始牽紅繩。

  「我孫女可喜歡你了,家里床頭還貼你照片呢,你結婚了嗎,我孫女研究生畢業,在京城大醫院當大夫,長得可漂亮了。」

  「是嗎,那您幫我帶個話,說我謝謝她喜歡了,不過我家里有對象,實在沒緣分。」

  老頭咂咂嘴,對此特別可惜,曹軒想了想,從行李箱翻出一沓簽名照和祝福卡片。

  這玩意去哪都有人要,所以曹軒行李箱、背包、常用車后備箱都常備,以前常備還有簽名專輯,現在基本都是以照片和福卡為主。

  曹軒送了老頭一張簽名照和一張祝福卡:「大爺,您幫我轉交給您孫女,她要不嫌棄就留著玩。」「好好好。」

  老頭也不知道簽名照和福卡是啥,不過看著挺精美的就收下了,其他幾個老頭老太太也湊了過來,他們不一定了解這東西的價值,但最是明白便宜不占有王八蛋。

  甭管這玩意有用沒用,先要了再說,實在不行回家引火+擦屁股也行。

  曹軒也不在意,全部派送。

  他向來不在乎什么所謂的物以稀為貴,控制這些簽名照的數量,維護自己逼格巴拉巴拉。

  出道以來,誰問他要簽名什么的,只要有空,不耽誤正事,曹軒都基本滿足。

  不然也不會隨身帶著這么多,真不是他想裝逼,確實是這些東西非常搶手,有時候忙不過來,提前備著,方便碰到這種時候分發。

  這兩年類似的情況其實好多了,主要是智能手機的崛起,人人手里都有一個「相機」,大家碰上曹軒更傾向于合影。

只是曹軒早年習慣了備著這些東西,而且要簽  名只是變少而不是沒有,所以仍舊保留了這個老規矩。

  曹軒并沒有其他藝人上綜藝當工作的感覺,心態特別放松。

  明明來參加節目,卻愣是陪著老頭老太太聊了十幾分鐘,就差搬著小板凳加入這個村情報中心了。最終,在分析隔壁老三家媳婦是胖了二十斤還是懷了二胎后,曹軒有些意猶未盡的揮手告別這群老頭老太太,繼續前往蘑菇屋。

  .砰砰砰「有人嗎?」

  曹軒探頭從墻邊看了一眼,然后敲門,很快就傳來了招呼聲,大門打開。

  何老師和一個長相清秀的青年出現在曹軒面前,而當二人看到曹軒,何老師面帶驚喜,趕忙吆喝里面的黃三石。

  「黃老師,快來,你看誰來了。」

  體態發福,穿著圍裙的黃三石拿著鏟子過來,看到曹軒也露出略帶驚訝的笑容。

  曹軒的到來對他們并不是秘密。不過該演還是得演,何老師相對夸張一些,黃三石更淡定,也比較符合他的人設。

  「黃老師,何老師,好久不見。」

  「歡迎曹軒/曹老師來我們蘑菇屋做客。」

  三人都很熟,曹軒和何老師是多年朋友,與黃三石交情不深,但也打過不少交道。

  曹軒稱呼兩人為老師,不單單是咖位資歷,更多的是兩人確實大學是老師,業內都普遍稱他們姓氏+老師。

  而他們倆對曹軒的稱呼略有不同,黃三石不算太熟,私下叫曹總,節目里不好顯得太生分,所以用了曹老師代替。

  何老師和曹軒平時相交,其實多數也稱曹總,有時也稱呼名字,至于軒哥軒子之類的不合適。直呼其名,看起來有些生硬,但實際上何老師叫的很輕很親,反而要比曹老師這個略中性的稱呼感覺兩人關系更好。

  三人寒暄了一陣,旁邊的青年始終不發一言,略顯呆滯的看著曹軒,像一個傻子。

  還是何老師主動介紹:「大華,這個你肯定認識,曹軒曹老師,也是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偶像。」昵稱大華的劉憲華傻乎乎的看著曹軒:「曹...曹軒?」

  然后他自己掐了自己一下,然后終于過來,激動的看著曹軒,突然一個板正的90度鞠躬。

  「老師好,我叫劉憲華,英文名字叫Henry,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校,我..我從小就是您的粉絲,您是我的偶像,我夢想就是成為您一樣的藝人......」

  看的出來,孩子確實有點激動,本身中文也不算特別流利,前幾句還好,后面就有點顛三倒四,但大致意思還是明白的。

  他特別特別崇拜曹軒!

  曹軒略懵,這孩子的反應不太像演的,否則就這個演技,他都想介紹他轉行演員了。

  疑惑的瞄了一眼黃三石,老狐貍心下了然,悄悄遞了一句。

  「這孩子確實特別喜歡你,所以節目組沒跟他說你來,給算是驚喜吧。」

  我說呢!

  曹軒嚇了一跳,還以為碰上一個天賦異稟的演技天才,原來是真情流露。

  不過這樣一來,曹軒倒是對這個大華印象不錯,畢竟沒有人會反感一個喜歡崇拜自己的小迷弟。「我之前看了你們節目,孩子挺勤快的。」

  曹軒夸了一句,大華眼都發光了,看曹軒還提著行李箱,趕忙接過:「我來我來,老師您歇著。」「行,有眼力見。」

  黃三石調侃了一句,又笑道:「好好伺候你曹老師,把他哄高興了,傳你幾招,受用無窮。」「一定完成任務。」

大華斗志昂揚,然后提著行李箱,十分狗腿的給曹軒引路,院里的小狗過來嗅新人,也被他趕走。不得不說。這家伙確實有幾分綜藝  天賦,很會抓梗,很快就找到了嘉賓到來的新定位。

  何、黃是兩個老友,他就是一個新人+迷弟+狗腿子,同嘉賓有互動且有亮點。

  三位常駐嘉賓頂著昨天參觀了一下蘑菇屋,與后面幾季相比,第一季最為樸實,也相對最有農家氣息。

  「這個院子的臺子,我們夏天搭個棚子,在這里吃飯,特別愜意,不過現在太冷,只能進里屋了。」

  「也挺好,冬天守在暖烘烘的屋子吃飯,外面寒風落雪,別有一番滋味。」

  曹軒家里就是院子多,夏天在院子里乘涼吃飯都膩了。

  反倒是是冬天,因為安裝了空調地暖,這種聚爐取暖而食的場景相對更新鮮一些。

  之所以是相對,是因為曹老板有錢任性,家里留了地方,可以專門打造類似的場地,甚至是在涼亭之中,觀雪煮酒吃火鍋都行,只不過他嫌麻煩,家里也沒人愛沒他挨凍,所以次數不多。

  今天兩三老友相聚,一起吃飯聊天,與在家里自娛自樂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曹軒和黃三石聚在爐子旁聊些近況,那邊大華還有些恍惚,在院子窗戶看到屋里曹軒的身影,帶著幾分不可置信。

  「何老師,我今天真不是做夢嗎?」

  何老師忍不住搖頭,打趣道:「你再掐自己一下試試唄。」

  沒想到大華這家伙是真彪,聞聽此言,又狠狠給自己來了一下,疼的呲牙咧嘴的同時,臉上又露出幸福的微笑。

  「是真的,我沒做夢,我真見到了曹軒,他還跟我打招呼,哈哈,太幸福了....」

  看著傻樂的大華,何老師好笑的拍了下他,走進屋里。

  「大華還興奮著呢,見到了偶像開心壞了。」曹軒順其手指往外一瞧,也忍不住樂了,不過也有些感慨。

  「我當年第一次去我師父家拜訪,也是興奮的不得了,表現還不如他呢,手都不知道怎么放。」「確實,碰上了自己喜歡崇拜的前輩,這種反應很正常。」

  黃三石贊同道,他們這個歲數,說老不算老,但也不再年輕,所以開始喜歡回憶唏噓青春年華,可能這就是中年人的矯情,等年紀再大時,連現在都成了回憶。

  度過剛見面的寒暄閑聊后,曹軒自由活動,逗狗逗鴨看山羊。

  「之前我點菜說吃羊肉,咱們是現殺呀,還是節目組給弄。」

  曹軒看著羊圈里的羊,琢磨哪只看起來更好吃,嚇得何老師趕忙擋著。

  「這個不能吃,它們是家人,咱們從節目組那做任務獲得羊肉。」

  「.....行吧。」

  曹軒無槽可吐,它們是家人,其他羊就該死,反正客隨主便唄。

  估計是曹軒來了,節目組也沒怎么搞事,所謂的任務就是砍夠一定數量的柴禾。

  反正在曹軒看來,這個《向往的生活》那些任務就跟玩鬧一樣。

  無非就是折騰折騰嘉賓,拒絕不勞而獲,但實際上也沒啥積極作用,大差不差就應付過去了。聽到任務是砍柴,最年輕的大華馬上顯擺起來,嚷嚷著要一己之力搞定任務。

  「老師,你看著,我很有力氣的,非常擅長砍柴。」

  大華像只孔雀一樣在曹軒面前拼命的刷存在感,抓住一切機會想讓偶像記住自己,就連砍柴也不例外。

  把一個碗口粗的圓木放在矮木墩上,大華吹噓的兩句,然后揮起高高斧頭。

  斧刃根本沒碰到圓木,而是狠狠鑲在了矮木墩上,不但把大華晃了一個趔趄,最后把斧子拔出來的身姿也異常狼狽。

  「哈哈哈哈。」

  何老師非常不給面子的狂笑,曹軒倒是沒他這么夸張,但還是忍不住犀利吐槽。

  「你有沒有考慮過去演小品,我覺得你很有喜劇天賦。」

  大華被笑得非常窘迫,趕忙重新來過,這回屏氣凝神,倒是砍中的圓木,吭哧吭哧劈成了兩半,然后再扶起來劈細。

  之后大華倒是沒鬧出什么笑話,活干的也很賣力,就是干活有點手忙腳亂,速度提不起來。可以看出,他并沒有自己吹噓得那么擅長砍柴,更多的只會用傻力氣,區區20分鐘就累的滿頭大汗,連呼帶喘,斧頭使得也越來越笨重。

  「年輕人,得加強鍛煉啊。」

  曹軒搖搖頭,點評了一句,不過他卻沒有光說不練,而是讓大華就歇歇,自己脫去外套,接過了斧頭。

  「劈柴不能用蠻力,得用巧勁。」

  曹軒取來一塊粗圓木放好,退后一步,站定位置,眼睛瞄準了木頭,腰腹用力,掄起斧頭,力道看起來不輕不重,卻輕松把海碗粗的圓木劈成兩半。整個操作看起來順滑輕松,舉重若輕,不像剛才大華那樣,看起來兇猛無比,但沒兩下就覺得累。大華說他擅長砍柴,那是在節目剛學的,也就比沒劈過的人強點有限。

  曹軒那可是真的是童子功,他小時候,煤炭都常用不起,液化氣更是希罕物,家家戶戶都是燒土灶。

  那個年代,哪怕曹軒是受寵的獨生子也不可能不干活。

  曹軒不光在家里砍過柴,還去山上撿柴砍樹,直到高中才勉強擺脫這個活,這么多年雖然久不沾手,但打小鍛煉的基本功一輩子都忘不了。

  頭幾分鐘只是熱身,找找手感,后來斧頭使得越來越順,這柴砍的也就越來越多。

  不到10分鐘,曹軒砍好的柴就比方才大華20多分鐘砍的還多,而且,柴干更細,刃口更齊。健身幾十年,曹軒的身體素質不是蓋的,干起活來那是一個頂倆。

  至于偶爾鏖戰不過東西二宮,曹軒個人認為那是身體內部原因或者狀態不佳,非戰之罪。

  掄了十幾分鐘的斧頭,臉不紅,氣不喘,只是額頭微微見汗,甚至身體活動開了,還越干越有勁。大華本來還想趁曹軒累了接棒,結果被曹軒嫌棄手笨,直接安排打下手,幫忙擺柴放柴。

  兩人合作,柴砍的就更快了,曹老板一口氣劈了超40分鐘才休息,狀態比大華剛才更好。

  不但切實地證明了什么是姜還是老的辣,也側面體現了如今正處如狼似虎年紀的東西二宮有多恐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