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4章 他唱出了軍人的驕傲,卻也成了別人的驕傲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歌迷

  “鋼槍連三排二班,全體都有,起步……走!”

  主持人話音剛落,全場的掌聲剛剛熱情地響起,就聽見音響里傳來了吳班長的口令。

  喊聲很用力,甚至都有些激動到破音了!

  沒辦法,吳樹棟再怎么鐵面無私,再怎么不茍言笑,他也只是普通人,遇到今天這樣的大場合,想到全軍區的官兵們都會看著,他也忍不住有些亢奮。

  但他們的表現是沒有問題的!

  平時很少操練隊列的三排二班的戰士們排著整齊的隊形,邁著整齊的步伐,齊刷刷地走上了舞臺,然后在吳樹棟的命令下,他們轉身面向了臺下。

  “他NN的,勞資都有點腿軟了!”

  底下叫得最歡的牛令軍低聲嘀咕。

  “站好!別說話。”

  彭繼鴻按照身高的順序,站在了牛令軍的旁邊,為了不讓別人看到他們在交頭接耳,他嘴唇不動,只是喉嚨動了動,提醒牛令軍。

  不過不用擔心,現在只有吳樹棟是拿著麥克風的。

  負責麥克風的工作人員剛剛將他們和聲要用的麥克風和麥克風架子拿上來,還在布置、調試中。

  而且他們昂首挺胸、怒目圓瞪地站在那里,十一個人展現出了整個鋼槍連鋼鐵一般的意志、鋼鐵一般的戰魂,也是獲得了臺下領導、戰士們贊揚的掌聲。

  沒人留意他們的對話。

  不過,麥克風在面前支了起來,包括牛令軍在內,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前奏的小軍鼓敲擊聲密集地響起時候,之前唱過很多次,這兩天也練過無數次的他們馬上跟條件反射一樣,張開嘴巴,齊聲唱起來。

  咱當兵的人!”

  要說唱得有多好,那也不太對,他們音準比較亂,音量也不在一個層次上,像彭繼鴻聲音比較沙啞,一下子就被其他人的聲音蓋掉了。

  但他們唱得很整齊,這兩天的苦練是有效果的,大家聲音一起出,一起收,沒有人搶拍。

  而且,全部人都是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力氣去唱,這震耳欲聾的喊聲,即便沒有什么韻律上的美感,那也體現出了強烈的氣勢,讓人聽得熱血沸騰,好像也想要從椅子上站起來,一起奮力殺敵一樣!

  “當兵的人,

  當兵的人……”

  在他們唱完之后,楊謙舉起麥克風,他那帶著強烈節奏感的高亢歌聲也隨著旋律響起:

  有啥不一樣,

  只因為我們都穿著,

  樸實的軍裝……”

  楊謙今天沒有穿軍裝,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正規的軍人,不能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而玷污了軍人這個職業。

  但楊謙在心里卻是把自己當成了軍人,當成了這些兄弟們的戰友,他為自己曾經穿過軍裝而驕傲。

  這份驕傲,被他用歌聲唱了出來!

  有啥不一樣,

  自從離開家鄉,

  就難見到爹娘……”

  同樣是唱與父母離別的情緒,有些歌唱得催人落淚,而楊謙這首《咱當兵的人》卻不一樣,它唱的是戰士們的豪情壯志!

  即便是離開了爹娘,但軍人們是為了更加偉大的目標,為了保家衛國,為了讓父母在家里過得更好!

  這樣的犧牲是自愿的,是不需要掉眼淚的!

  當然,也不是說別的歌曲就不好,不同的情境下需要有不同的情緒表達。

  在排解心中的情緒,將對家鄉的思念情感抒發出來的時候,適當的感動落淚也是有必要的。

  但《咱當兵的人》,就是要唱出戰士們心中的那份驕傲!

  他們胸中有家國,肩上扛重任,能為家人、愛人柔情千轉,也能為國、為民流血不流淚!

  楊謙用他慷慨激昂的歌聲,把這份偉大唱了出來。

  暫且不說領導們、其他群眾們的反應,此時普通的戰士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只見臺下坐著的戰士們,一張張樸實、黝黑的臉龐上都是情不自禁地洋溢著自豪的光芒。

  這樣高亢有節奏的歌聲,讓大家的心情都重新又提振了起來,甚至比剛才還要激動,還要心潮澎湃!

  要知道,前面的《萬里長城永不倒》,雖然也唱出了大家心中要投身為國的豪情壯志,但畢竟是粵語,情感的轉換隔了一層方言上造成的隔閡。

  現在這首《咱當兵的人》就不一樣了,直接用全部人都能聽得懂的、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來演唱。

  而且這首歌從前面這兩段就能聽得出來很好聽,大家甚至聽著都覺得不難唱,還有些戰士們情不自禁地就想跟著哼。

  就算是唱到了父母那一部分,唱到離開家鄉的“沒啥不一樣”,他們也只是覺得這是自己身為軍人必須做出的犧牲,并沒有陷入到扭扭捏捏的情緒里。

  “說不一樣,

  其實也一樣,

  都是青春的年華,

  都是熱血兒郎!

  說不一樣,

  其實也一樣,

  一樣的足跡留給,

  山高水長!”

  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在胸懷里激蕩著。

  大家都一樣!

  都是青春熱血的美好年華,都是祖國母親的好兒郎!

  就如同楊謙前面說的那樣,軍人就是把最好的時光奉獻給了祖國,不需要別人的稱贊,因為祖國的山河,見證了他們的榮光!

  家屬席里,戴羽妮、楊詩涵、歐陽曉晴等人算是第一次見識到楊謙不同以往的表現。

  楊詩涵和歐陽曉晴是第一次聽《咱當兵的人》這首歌,她們驚訝得目瞪口呆,根本想象不到楊謙居然能寫出這樣的軍旅歌曲。

  但即便是已經在家里、在錄音棚里見過楊謙唱這首歌很多次的戴羽妮,她之前也很難想象得出來楊謙站在舞臺上唱《咱當兵的人》是這樣的狀態。

  這時候的楊謙,就算沒有身披軍裝,在她們看來,也完全沒有以前唱流行歌曲、抒情歌曲時候的樣子,仿佛他已經不是一名歌手,而是一名同樣勇猛威武、奮不顧身的軍人!

  “我哥之前真的是去當兵了嗎?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呢!”

  雖然已經知道老哥去軍訓過的這件事,但這會兒楊詩涵還是忍不住和戴羽妮問起來。

  “嗯,他去軍訓了兩個星期,氣質上的轉變非常大。”

  戴羽妮說話的時候,視線卻一直停留在舞臺上,亮晶晶的眼睛里倒映的都是楊謙英姿煥發的樣子。

  說不出來是因為他身上的凜然正氣,還是他唱歌時候的鏗鏘氣勢,還是他跟年輕軍人一樣的意氣風發……

  反正戴羽妮覺得這時候的大木頭是最帥的!

  是讓她看得心如鹿撞、眼冒星星的!

  更是讓她想起那段緊張擔心的時光,無緣無故地又開始思念、眷念的!

  “我覺得楊謙哥哥唱得越來越好了,舞臺感染力超強的!”

  歐陽曉晴羨慕的感嘆也傳到了戴羽妮的耳朵里,她不由地為楊謙感到驕傲。

  是的,她的大木頭就是這么優秀!

  就是不一樣,

  頭枕著邊關的明月,

  身披著雨雪風霜……”

  臺上的楊謙慷慨高歌,臺下的祝德輝聽得如癡如醉,他搖著頭,還情不自禁地拍了拍歐陽承的肩膀。

  “歐陽,你教了一個好徒弟啊!”

  如果說以前祝德輝夸楊謙還只是覺得他不錯而已,這會兒的祝德輝真的是由衷地給楊謙很高的評價——更多的贊嘆,在他那一聲滿是感慨的“啊”里面。

  甚至還帶上了深深的羨慕!

  這個徒弟可不只是出色這么簡單,他還給師傅帶來了榮耀,為師傅在部隊這么多官兵、領導面前掙足了面子!

  得徒如此,師復何求呢?

  “這是他自己的造化,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可擔不了這么大的功勞,哈哈!”

  歐陽承雖然謙虛著,但心里還是很得意的,后面的哈哈一笑,道盡了他為徒弟感到驕傲的心情。

  “有你的功勞,歐陽你小子就是體驗派的,為了寫出好文章,不惜扎根基層,專注于最貼近生活、最接近現實的農村報道!

  現在你這個徒弟也學了你的招數,為了寫出好的歌,居然跑去鋼槍連這樣的地方(高強度的特種兵部隊)去訓練,他以后的成就,我看也是不可估量的!”

  祝德輝說的沒錯。

  楊謙愿意為了把歌唱好就去軍訓,雖然這跟他自身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但不得不說,他也是受到了歐陽承兢兢業業扎身基層的影響。

  楊謙從畢業到現在,也算是叫過不少人老師了,但要說他心里認為是真正的老師,對他的未來有比較大影響的,那可能只有歐陽承和李光民兩位。

  即便在音樂上,歐陽承不像李光民那樣,能夠給楊謙非常專業的指導,但他在對待工作、對待人生以及待人待物上面,都給了楊謙非常多潛移默化上的啟發!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道還要先于授業解惑呢!

  扯得有點遠了,楊謙的這首《咱當兵的人》,給旁觀的普通觀眾們帶來觀感和心情上的震撼還沒有遠遠無法平息的時候,在導演組呆著的那個角落里,金科倒是漸漸地回過了神來。

  他沒有忘記自己今天過來的目的!

  楊謙的創作能力已經不需要他再做評估了,以前他唱過的那些歌曲,還有今天開頭的那首《萬里長城永不倒》,都足夠讓他見識到楊謙創作能力的出色。

  甚至出色都不足以形容楊謙的水平,金科覺得楊謙的創作能力已經超乎了他的理解范圍。

  以前那些音樂人,寫得比楊謙好的,沒有楊謙那么風格多樣。

  寫得風格多樣的,也沒有楊謙這樣變幻頻繁,變幻快速!

  即便是多產的音樂人,像楊謙這樣多產還高質量的,也是很少很少!

  所以,金科沒辦法在以前的音樂人中間找出可以跟楊謙相比較的模板來。

  現在唯一的擔憂是楊謙這樣旺盛的創作能力、創作熱情能維持多久,不過,似乎這個擔憂跟金科沒什么關系。

  他只是想要楊謙來《華語好嗓音》當學員,只是想要用楊謙來吸引柴江再次出山——因為那天柴江沒有明確說明,但已經暗示了他有帶出楊謙這樣一個冠軍學員的渴望。

  金科是為了他的利益,那么他現在需要關注的不是楊謙的未來還有沒有這樣厲害的創作能力,而是楊謙是不是他值得付出足夠多的代價和資源的那個好嗓音?

  答案似乎已經是呼之欲出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