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02章 人氣飆升,樂在其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歌迷

  )(第1/3頁)

  小破站直播的后臺數據,跟其他平臺的不太一樣,諸如實時觀看人數,它是沒有的,它只有當場的累計觀看——有效uid點進來就算一次,而且也只會統計一次。

  還有累計有效觀看時長,以及稍微能體現實時付費用戶或者參與彈幕互動的人數的高能榜。

  不過,

  后者僅能記錄一萬人,楊謙的直播間從一開始的付費、交流人數就遠超了一萬人,所以這個數據并沒有什么參考價值。

  所以,謙語傳媒自己是沒辦法看得到實時的后臺數據的,戴羽妮也不知道楊謙上課這么模仿觀眾們差勁的表現會不會掉分。

  但小破站自己的運營團隊可以!

  在小破站的總部大樓里,悠姐和她部門的人都很關注楊謙的這場直播,所以今天參與運營的團隊都留了下來,在會議室里盯著楊謙的直播間,以及看著后臺反饋過來的數據。

  “悠姐,實時在線觀看的人數還在不斷地攀升,目前已經超過了一百六十萬!”

  有工作人員跟悠姐報告。

  楊謙開播的時候就破百萬了。

  畢竟楊謙跟去年帶著觀眾跳健身操的明星還是有點區別的,劉老師剛開始直播時候是過氣明星,所以一開始數據一般,厚積薄發。

  但楊謙可是當紅的歌手,是近兩年專業歌手中流量最高的一個,他開直播,一開始人氣要是不高的話,那才是真的出問題了。

  而且,開播僅僅是破百萬,這也是小破站拖了后腿。

  畢竟小破站的受眾還是遠遠沒有短視頻平臺的多,也沒有短視頻平臺的廣。

  所以,悠姐覺得開播的數據還算比較正常,在預期之內,關鍵還是要看楊謙后面的直播的人氣增幅,

  更要看未來一個月內全網的話題度。

  “十分鐘的實時增量大概是多少?還有十分鐘的實時減量。”

  悠姐問道。

  十分鐘的實時增量就是指十分鐘之內的新增觀眾人數。

  同理,實時減量也就是指十分鐘之內,

  點叉退出直播間的觀眾人數!

  “實時增量遠高于實時減量,而且實時減量的數據正在慢慢收窄......”

  手下的匯報讓悠姐稍微松了一口氣。

  )(第2/3頁)

  實時減量在減少,那就意味著楊謙的直播課是有明顯吸引力的,很多觀眾因為好奇或者他們的宣傳就點進來看,結果聽著就有些入迷,就不舍得點出去了。

  “小苒,給你一個任務,你注意記錄一下楊謙他每次模仿失誤唱法時候的實時觀看數據,還有互動數據、禮物數據。”

  悠姐安排了一個手下專門去做這個。

  其實,可以實時看到數據變化的他們之前也明顯能感受到楊謙在做這些模仿時候,觀眾們熱情的提升。

  從彈幕數量到禮物數量,都明顯多了許多!

  所以說,戴羽妮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而且,悠姐還要統計好相關的數據,計劃等這場直播課結束后,跟楊謙那邊的團隊溝通,建議楊謙在上課的時候,增加哪些比較能提振觀眾熱情的內容。

  這還真不是屈服于流量,正常的學校上課,

  妙語連珠的老師其實也是要比死板無趣的老師更受學生們的歡迎,

  也更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提高班級的整體成績水平。

  沒必要一提到大數據就畏之如虎,善于利用大數據,它也能更好地幫助楊謙做好這個直播課!

  像楊謙直播間里的同學們,他們不一定能老老實實地學技術,練嗓子,但楊謙的唱歌,楊謙的模仿,特別是模仿他們自己平時會犯的一些低級錯誤,他們自己卻看得很興奮。

  甭管是不是抖那啥,反正大家在一起吐槽,上課的氣氛就很好。不知不覺中,也能從楊謙由淺至深的講解中,提升了自己對音樂的認知,總是能學得到東西的!

  這就足夠了!

  楊謙不知道實時的數據,更不關心這些數據,對于他來說,要不要更多的人氣倒無所謂。

  現在上著課的他,反而沉浸在跟面前的同學互動、跟彈幕里的同學互動的氛圍里。

  就好像是進入了一個非常熱鬧的大學課堂里,那種在象牙塔里全神貫注地討論學術的感覺很好,楊謙自己已經是樂在其中!

  “1、從零開始,更加科學地練嗓、練聲,提高對音準、節奏、氣息的掌控;

  2、技巧入門,學習掌握更多的唱歌技巧,靈活融入到不同的演唱情境中”

  )(第3/3頁)

  楊謙在黑板上的板書已經經過了更加嚴謹的修改。

  不過,這還不是楊謙直播課的全部內容!

  “直播間里應該不只是有完全是一張白紙的初學者,也不只是有很渴望學會一些技巧,慢慢窺及演唱這條路的門徑的熱愛唱歌的同學。我相信應該還有一部分的同學,其實對音樂有著更高的夢想,比如像我們蔡天鐸同學,想要通過系統的學習,讓自己唱得更好,甚至是想要成為一名真正歌手的同學!”

  楊謙雖然用蔡天鐸舉例,但彈幕里還是有不少觀眾舉了爪爪。

  這部分有著更高追求的觀眾當然不算太多,但在楊謙直播間逼近兩百萬的實時觀眾數量前面,數以千計的人表示認同,還是顯得非常可觀的。

  像朱芷君,就很激動地發了一條長長的彈幕!

  雖然不一定能被楊謙看到,但她覺得楊謙是在說她,感受到了認同感。

  “是不是還有像我們梁建輝同學這樣,不僅想學唱歌,還想學寫歌,想要用原創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音樂想法的同學?我相信立志成為音樂人的同學也有不少!”

  楊謙這次得到的回應就又少了一些,但不可否認,觀眾中間還是有相當一些有過寫歌沖動卻無從下手的同學。

  “所以,在以后的直播課中,我也會給大家講一部分時間的樂理知識,盡量用很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大家去學習樂理知識,提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楊謙一邊說著,一邊在板書上,寫下了第三點。

  “3、樂理進階,提升對音樂的理解,更好地去欣賞音樂。”

  最后一句,楊謙猶豫一下,還是添加上去了。

  “這里雖然說樂理是進階的內容。但我在這里想要問大家一個問題,是不是在大家看來,樂理是屬于專業音樂人才需要去學習的專業內容,我們普通的音樂愛好者是不需要去學習去理解的?認同這個觀點的,大家可以在彈幕里扣1,不認同這個觀點的,大家可以在彈幕里扣2。”

  雖然還是有一些觀眾喜歡玩梗,扣0。

  但大部分彈幕還是很認真地在回應楊謙的這個提問。

  扣1的居多,扣2的稍微少一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