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四回 咄咄怪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陸英這幾日都在文學館整理道藏,朱琳琳遍尋不著,只得叫上弟弟朱孚,半夜時分潛伏在朱雀門外等候。三更過后,從西方摸黑過來兩個黑衣人,黑巾包頭,臉面全然不可見。

  朱琳琳與朱孚悄悄上前,爬上一株大杏樹,窺探這二人動靜。只見兩人分頭行動,來到各家店鋪民居,從懷中取出不知何種粉末,小心翼翼灑在門口窗下。朱琳琳心中疑惑,難道是老和尚派他們來投毒了?如今不明所以,只得繼續靜待其變。

  二位黑衣人潛入附近阻礙建寺的人家,不論民房、商戶都做過了手腳,最后在粉絲湯餅鋪前集合。

  只見他們對過眼神,從懷中摸出匕首,上前合力撬開了湯餅鋪房門。四周一望,閃身入內復把店門掩上。

  朱琳琳大怒,這是打算殺人滅口了!她從樹上一躍而下,也不等朱孚,三兩步掠至湯餅店,推開門戶就跟了進去。

  待她進門,便聽到白日那位丈夫驚呼聲,家私傾倒碎裂聲,還有黑衣人腳步聲。朱琳琳心中焦急,忙尋聲來到店后臥室。卻見那位丈夫手持胡凳,拼力抵擋匕首擊刺,他妻兒蜷縮在榻上,尖叫哭喊。

  兩名黑衣人圍攻一位普通漢子,本游刃有余,忽聽腦后生風,顯是有高手來援。一人急忙轉身,挺刀便刺向朱琳琳腹間,待看到來的是一妙齡少女,不禁驚咦失聲。

  他這一驚,手中匕首勁道略緩。朱琳琳右手中長刀順勢落下,將匕首斬落,手腕一翻,刀鋒又砍向他脖頸。左手握拳,從右臂下翻出,砰地擊中他心口。

  右手刀本是虛勢,朱琳琳并不欲殺人。那黑衣人只顧格擋砍向脖子的一刀,卻不料這美麗女子招式精妙,被一拳打得后退兩步,肋骨生疼。

  另一人顧不得賣湯餅的一家,舉刀攻向朱琳琳左側。朱琳琳雙手握住刀柄,擰腰控腹斜劈而下,那人忙向右搶了一步。

  這女子勢如瘋虎,不管不顧,他可不愿拼得被她刀鋒斬作兩段,還要同歸于盡。先前掉落了匕首的黑衣人,趁機撿起匕首,兩人一前一后夾攻朱琳琳。

  也不知她哪來的敏捷氣力,危急間一手刀,一手鞘,同時對付兩名大漢,竟是毫無破綻。三人打斗了數十回合,在這斗室之中輾轉騰挪,將瓶瓶罐罐、破爛家具撞得碎了滿地。

  此時街坊鄰居聽到打斗聲紛紛出門,吶喊助威,呼叫巡城兵卒。兩名黑衣人見一時半會拿不下這女子,事已不可為,便招呼一聲,抽身從后院遁走。

  朱琳琳見賣湯餅的丈夫身上多處流血,顯是傷的不輕,她一個未嫁少女,也不便在此久留,便也從后院躍出。等到朱琳琳尋著朱孚,那兩名黑衣人早已不知去向。

  一對巡城軍丁包圍了湯餅店,眾鄉親都在外焦急觀望。朱琳琳與朱孚遠遠地藏身黑影中,不知兩名黑衣人今天做了什么手法,這些百姓又會出什么狀況。

  正思慮間,人群中有一中年男子忽然怒吼一聲,扯開衣衫,抓起撐持涼棚的竹竿,就沖向巡城兵卒。

  軍士雖然嚇了一跳,但仍覷準時機飛起右腳,將他踢翻在地。身旁兵卒紛紛拔刀,指著躺倒的男子咒罵。

  卻不料,百姓中復有兩三人也吼叫發狂,撿起棍棒、桌凳,上前攻擊眾軍兵。還有幾人雖失心如狂,卻沖向街坊鄰里,在人群中拳打腳踢。

  一時間,此處百姓居民倒有大半發了狂病,沖擊官軍有之,互相毆打有之,就在街邊亂成一鍋粥。

  朱琳琳望著軍士與百姓亂哄哄打斗不已,難免有人頭破血流,斷肢殘體,暗暗焦急失措。如此下去,不知將有多少人喪命。

  正要出手相助,卻聽得馬蹄聲疾如驟雨,從朱雀門中奔來數十名騎兵,皆手持長槊,腰挎弓箭。

  馬上武官大喝道:“住手,天子腳下竟敢私斗!是要造反不成?”

  巡城軍卒紛紛撤出戰團,持刀攔著發狂百姓。可憐此處鄉親,除了受傷的,膽小逃散的,剩下都中了邪一般,如何聽得進去恫嚇。他們舉棍持棒,怒目圓睜,仍要與官軍見個死活。

  那騎馬武官皺眉思索片刻,喝令道:“將這些被厲鬼附身的刁民統統拿下,關在軍營馬廄之中,天明后,稟過將軍處置。”

  眾騎士哄然應命,縱馬持槊,來回兩個沖鋒,場下百姓更無一人還能站立。巡城軍卒上前用繩索將他們捆綁結實,幫著騎兵押送往軍營。

  朱琳琳見事情鬧得這么大,也無可奈何,只能悄悄拉著朱孚回府。

  第二日天明,建鄴縣衙派人查封了沿街商鋪,驅逐了居民百姓。午后張布文告稱,此地庶民被厲鬼奪了魂魄,半夜械斗,打傷官兵,形同造反。念在百姓多半失心發狂,免去死罪,家產盡數查抄,男女籍沒為官奴。

  溫法師領著徒弟來到此處,念經驅邪,超度亡靈,供奉祭品,求保一方平安。拆房建寺的事也加快了進度,力爭早日建成佛寺,鎮魘當地惡鬼。

  過了兩日,陸英也聽聞了這些事情,便去了太傅府問疾。李玄陽一直陪伴在謝和左右,可惜太傅年老氣衰,又常年服用五石散,縱使神仙也回天乏術。陸英見此情景,唯有暗暗嘆息。

  太傅謝和,四十歲出山為官,五十歲獨掌朝政,經過了十五六年的歲月,終于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

  謝和薨逝,皇帝在宮中哭吊三日,追贈廬陵郡公,食邑八千戶,謚曰文靖。朝廷賜棺木、朝服一具,衣一套,錢百萬,布千匹,蠟五百斤。

  因為謝和沒有私宅,皇帝詔令在其官府中備辦喪儀。其葬禮規格如大司馬桓元子故事。

  葬禮結束后,加封會稽王孫玿為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領司徒、驃騎大將軍如故。

  原來謝和幕府的文武部屬皆撥入了驃騎將軍府。以王國寶為中領軍將軍,典掌禁軍。

  升任謝石為衛將軍、加散騎常侍,開府儀同三司。升王孝伯為丹陽尹、中書令;升楊元琳為尚書令。駙馬楊子敬身體有疾,暫歸家養病。

  朝廷因兗、青、司、豫四州均已收復,便任命謝玄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軍事,加封為康樂縣公。謝玄請求把他先前所封東興侯的爵位賜予侄兒謝玩,朝廷許可,封謝玩為豫寧伯。

  謝玄又遣軍討伐占據魏郡的鮮卑人,收復了魏郡。并上疏朝廷,認為剛平定中原之地,幽州冀州必須派專人督軍,司州遙遠,應歸豫州統管。

  謝玄打算讓豫州刺史朱旭鎮守梁國,自己坐鎮彭城,北可以鞏固河北之地,西可以援救洛陽,內可以捍衛朝廷。

  但此時朝議認為征戰已久,應當設置軍鎮戍守邊關,休兵養息,命謝玄回鎮淮陰,朱旭改鎮壽春并遷兗州刺史。又封宗室譙王孫恬為豫州刺史,鎮守歷陽,以拱衛江東。

  適逢高車族翟遼叛亂,占據黎陽,拘捕守將。又加上泰山太守張愿率全郡反叛,河北之地騷動不安。謝玄自認為處置不當,便上疏朝廷,奉還符節,請求解除全部職務。朝廷下詔慰勞,命令他暫且回鎮淮陰,以朱旭代鎮彭城。

  謝玄回到淮陰后,身患疾病,再次上疏請求解除職務,詔令不許。謝玄又自陳述,說不能履行職責,恐怕會荒廢軍務。朝廷又下詔讓他移鎮東陽城。

  謝玄便奉命上路,以病重懇求解職。朝廷為謝玄派了一名醫術高明的醫士,并讓他好自調養休息,又讓他回京口治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